近日,由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中药)编著的《老号话非遗:国家非遗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的传承》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云南省第一部中医药非遗研究的专著。
昆明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是一片空白。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是在公私合营时期,由昆明82家老药铺的制药部分合并组建而成。因此,该厂既是昆明中药业的缩影,也是云南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影。
2013年11月,“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入选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既是第一个入选云南省级非遗名录的中医药遗产,也是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云南中医药遗产。2015年11月12日,在云南省政协礼堂,省政协主席罗正富等领导为昆中药颁发了国家级非遗匾牌。这次颁匾,是云南历史上第一次为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召开会议并颁匾。“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入列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层面,肯定、尊重、彰显了历代昆明中医药工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激发了保护单位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员工的传承热情,提振了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认同和自豪感、荣誉感,鼓舞了中医药界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发展中药产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从2013年11月入选云南省级非遗名录起,保护单位即着手编写非遗专题材料,“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文化涉及众多学科和专业,参加这项文化调查的有生产操作员、制剂工艺员、档案员和文化宣传员,他们承担了搜集、记录、建档和保护工作。一些药工、药师和老药铺后代积极支持这项工作,他们不但毫无保留地口述制剂传承谱系、制作技术、配制方法,还高风亮节地捐赠中医药档案和相关文献、老药具老匾额等实物资料,襄助盛举。
六年磨一剑,经及时抢救和征集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认真编写、充实、完善各章内容,六载寒暑的挖掘和整理,凝聚了钟祥刚、杨承权、金凌、汪绍全、刘艳、闫立荣、张震、熊辅信、张超等云南中医药企业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指导与大力支持,倾注了主编杨祝庆及编委陈宗凤、王云鹏、刘家恒等辛勤耕耘与心血结晶的专著,最终得以杀青出版。
本书介绍了“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文化的基本情况,以点带面着重阐述了昆明底蕴深厚、别具特色、具有当代价值的药德药道、药品、药艺、药理、药规、药铺和药史等中药文化。形式上本书采用大事记、人物传、图表、图片等撰述型资料,叙述言必有征、资料均有出处。本书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系统整理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以呈现其悠久历史和丰厚内涵。作为一项浩瀚广博的文化,本书侧重于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以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记录其历史变化过程,记载药师药工故事,展示中医药智慧,挖掘一些中医药历史文化规律。全书涵盖了本项目的文化涵义与范围、历史源流、生产技艺传承、主要特征、当代价值与影响和保护情况。既可作为中医药文化和非遗传承、保护、宣传和教育的教学培训材料,也可作为乡土教材和大众文化读物。
本书是中药档案文献开发的成果,所用档案、文物和照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医药史、文化史、地方史、科技史的稀有材料。本书所述对象不仅仅为一厂,而且还涉及其建厂前数百年昆明中医药乃至云南中医药史事,因此是了解昆明中医药和云南中医药历史文化的窗口。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张震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并评价说:“该书是云南省第一部中医药非遗研究的专著,在中医药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上具有开创性,它为我省中医药非遗保护开辟了一条新路,对全省具有示范作用和引领意义。不仅对继续做好‘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传承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医药文化建设也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2011年,我国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传统医药列入保护范围;2016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中医药法》,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从而使中医药保护和传承有了法律保障,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在中医药抗击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挥了巨大显著作用的当下,中国传统中医药的重大价值再次得到实践验证,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价值的复兴已引起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该书的出版发行,正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光风霁月重抖擞,古镜重磨期月明,他的文化内核中,深植着中华文明吐故纳新、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基因!(作者为《云南政协报》记者)